-
助力生態環境局排查污染源監管現狀及痛點1、居民多次投訴,多次安排人員上門排查,監測不到異常。2、人工排查效率太低,要完成整個區域監測約需要安排3-4人,每家工廠至少耗時30分鐘。3、執法車無法進去的地方,無法覆蓋,存在排查盲區。4、夜間巡查...
-
農田尺度溫室氣體排放天地協同技術溫室氣體排放是一個動態過程,受氣象條件、農業實踐和季節性變化的影響。為了應對不同氣象和農業情境、提高農田監測的時效性和靈活性,以及實時了解農田排放情況、及時采取減排響應措施,生態環境部長三角雙碳創新中心開展了...
-
銅川碳監測試點積極探索14CO2高空無人機采樣新技術銅川市作為碳監測基礎試點城市,充分發揮陜西省內各領域科技資源優勢,省市強強聯手,同心協力組建了一支以監測站為主體、聯合多家高校和科研單位做支撐的技術團隊,強化跨領域技術溝通交流,主動探索創...
-
微循環是指血液在微血管(如毛細血管、微動脈和微靜脈)中的流動,它對身體的組織營養供應和代謝廢物清除至關重要。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儀(LDFI)作為一種高精度的血流測量工具,已在微循環研究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一、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儀的工作原...
-
田間表型組學:它能促進作物改良嗎?持續培育高產抗逆品種是未來幾年農業面臨的關鍵挑戰之一。盡管基因篩選方法的發展極大地幫助了育種過程,但在對所得種質進行同樣快速的表型工具的開發和應用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多年來,植物育種家和研究人員一直對選擇具...
-
利用無人機(UAV)遙感估算不同水稻品種整個生長季的葉面積指數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葉面積指數(LAI)的準確動態監測為評價水稻生長和產量提供了重要信息。通過無人機成像在整個生長季節遠程估計各種水稻品種的葉面積指數。在研究地點種植了48...
-
水稻種子萌發和誘導退化愈傷組織發育過程中的水分光譜分析水稻(OryzasativaL.)的活體監測。利用短波近紅外光譜和水培技術,在室溫(溫度=24.5±1°C,相對濕度=76±7%(平均±標準差)...
-
利用近紅外相機和干涉濾光片在玉米葉片中進行水氮原位成像檢測實現植物葉片不同區域水氮含量的原位實時成像檢測,可以為確定作物抗旱性、營養調控機制或精準農業提供一種高效的新技術。近紅外成像在無損檢測的同時還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是原位實時檢測的技術。...